 家園管理員

註冊時間: 2012-11-14, 13:00 文章: 313
暱稱: Roman
|
文章主題 : 養鴿者應有的觀念與態度
養鴿者應有的觀念與態度 文:管理員 Roman 2015/08/06
引種、育雛、翔賽、育種……等,這整個過程既漫長且難行,鴿友為了證明自己的眼光不差、種鴿素質不賴、育種功力一流、比賽飼養管理的技術與能力也夠水準,總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的使盡辦法與手段,冀望在每一場賽事中能脫穎而出,揚眉吐氣。 從引種切入,最忌諱的便是操之過急,但卻是眾鴿友普遍性的通病,經常未加思索且衝動地引進種鴿,造成自家鴿系過於雜亂,而無法彼此有效相容,可預期的是成績定也隨之起伏,養鴿者應持一既定的觀念,當您還是新手時,則應優先考慮您所要參賽的季節、鴿齡、距離、地點.…等,再由這幾個大方向來判斷後續所要引進的種鴿,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,倘若您已是老手,則須深入瞭解並分析您目前舍內種鴿所欠缺的是什麼?需再補強哪些?若您在現有的比賽表現上,結果總是差強人意,與他舍比較實力相差甚遠,那主因無非是出在素質,基本上我會勸您將其現有的種鴿全數汰之,此動作應當機立斷而勿因小失大,更不要再拿自家種鴿過去迷人的身世來為自己灌迷湯,面對現實擬計畫再重新引進高素質有競爭力的種鴿,這才是當務之急!因不論您所飼養的鴿子是屬於哪等級,到頭來總還是需經由飼養、育種、翔賽….等過程的淬鍊洗滌,當中所付出的精神、金錢與心力,更是甚難想像,既然如此,一樣要付出,您為何不讓自己一開始就站在優勢的起跑點上呢,卻寧願一再的自我催眠,千萬要相信舍內種鴿有多優質有多強、過去的成績有多輝煌多嚇人,這是我至今仍完全無法理解的邏輯。
從他處引進種鴿的當下,您便須考慮到日後育種的相容性問題,因引種的最主要目的不外乎是為了要改良、精進與強化現有舍內種鴿群的質,而引種的源頭更要從有信譽、誠實,且有真正賽績的鴿友處來做考量,這賽績可以是他本身作翔、寄翔,亦或是由該鴿友處所引進作育入賞,但就是千萬不要讓那些浮誇不實的廣告傷了您的荷包,同時更丟了您的面子。 因此,絕對不要被外界的流行或流言所誤導及迷惑,應確切的做好功課及十足的引種計畫,這才是王道!真正瞭解自家種鴿所欠缺的部份,再由此點切入,去尋找真正能補強這缺口的鴿子,而不是盡買一些不實用的入賞鴿,或時下流行的名系,牠唯一能帶給您的好處,也就只有可到處炫耀,但到頭來還真的是當足了冤大頭,花了大錢還被恥笑。 多數鴿友在輸了比賽後,總逃避不願自我反省,探討過程中有哪個環節出了問題,亦或是管理、飼養上的錯誤,反倒是先檢討起了外在因素,養鴿過程中一定會有犯錯或失誤,這是正常也是必經的路程,不要刻意掩飾錯誤而是要承認且面對它,更應從錯誤中去學習,仔細且徹底做好每個環節的分析探討,進而修正提升自己的飼養管理技術和運作方式,如此,方能真正達到實質進化。 許多鴿友總以採聯合鴿舍的方式來經營參賽,這模式就長年而言,甚難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種鴿家族,在不願付出金錢建立系統的種鴿群,亦或是改善、加強舍內種鴿,一昧的只想仰賴別人能掛出好選手鴿、依靠別人的投資、再加上自己的管理,冀望能從所想的勝利組合中獲勝,藉以分配到參賽獎金,但通常養鴿者每季合作的對象也時有不同,只要耳聞誰的鴿子不錯,便想盡辦法動用所有的關係,也要對方能出上幾羽寄翔,當然這問題也一直不停的在循環!而這類的鴿友,您是否曾停下腳步用心思考過,倘若有一天您無法再招募到優秀的選手鴿時,你自家舍內真找的出適當的種鴿,足以孕育出具有競爭力的選手鴿嗎?正因如此,就長久經營參賽而言,您更應認清且摒棄「繼續請託、尋找寄翔」這類的惡性循環,並確實地慢慢建立自家種鴿群,這樣的賽鴿路方能走的更長遠。 在參賽過程中每季所應投入的資金甚為龐大,當中包含腳環費用、飼料費、藥品及輔助品費、訓練費、油資、插組金與無形的費用,如時間和精力的管理….等等,這零零總總的開銷與付出實極為嚇人,為何就不能休息個一兩季,有計劃性的將這些錢省下來做為引種用,藉以提升舍內種鴿素質水準,卻寧願抱著僥倖的心理,季季盼望、季季失望呢!?您內心應好好盤算哪個才划得來,哪個才能真正讓你擁有自己的種鴿,不必再看人家臉色或巴望別人的鴿子幫你贏獎金,因為就算是贏,鴿子還是別人的,而你永遠也只是分得較少成數獎金的那位。 有一定素質的種鴿群外加上好的育種,如此作育出優質選手鴿的機率便相對來的高,看看國內外優秀的鴿友,有哪位是真正利用聯合鴿舍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呢?通常他們都各自有自己堅強的種鴿群,並且瞭解自家鴿系的特性,這正是他們為何是鴿養家而非養鴿家的主因。 繁殖育種是門高深的學問與技術。它需要您花時間與精神去多方的試驗、並從失敗中記取教訓,累積經驗再從中習得技術,市面上談論育種的書籍琳瑯滿目,但它所能提供您的,說穿了就是種觀念與理論,並無法確切的敎你如何有效繁殖育種,但可知的是高素質鴿配普通鴿,所孕育出高素質子代的機率偏低,這正所謂強勢劣質遺傳的主因,唯有高素質配高素質,方能實質提高高素質鴿的作出率,這動作正是為了盡可能的將劣質遺傳的因子降到最低,得以將優良的基因遺傳下來。或許你會說那這樣說來不就冠軍配冠軍就一定能成功?但只要養過鴿子的人都知道其實不然,也深知並非如此簡單,故以上這些動作,我們所追求的不外乎僅是將優良的遺傳機率提高罷了,這正是育種技術的奧妙之處! 翔賽的成功絕非單憑運氣,然而可嘆的是,有極多的鴿友至今仍持這樣的心態及論調!沒有好素質的種鴿、沒有優良的繁殖技術、沒有完善的正確管理、沒有適時的預防保健、沒有完整的健康維護、沒有準確的正確醫療,您怎麼可能成功?!更遑論談持續不是嗎?! 每天上比賽鴿舍第一件事,便是檢查鴿糞顏色與形狀、喉嚨乾淨與否及顏色、摸嗉囊檢查消化狀況、用手觸感胸肌的Q度、觀察肌肉的顏色,以上這些都是養鴿者每日的例行工作,正確的知識與常識,外加上良好的正確觀念,才足以幫助鴿友避免浪費血汗錢,引進不需要的種鴿,同時並可幫助鴿友維護與鞏固鴿子的健康及提升賽事的表現。 現行的賽況及眾鴿友的實力,一年比一年還要再精進,個個實力不容小覷,你怎麼還能原地踏步拒絕接受新知識呢,身處在各方資訊發達的現代,鴿友們更應要努力求知,不斷地學習且力求進步,一山還有一山高,唯有將自己蹲到最低,方能跳到最高。
_________________ Roman Yang
|
|
|